24節氣養生-秋分

國曆 9月22日或23日或24日


















秋分,秋天的第四個節氣。分是半之意,代表秋分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。秋分這天日夜等長,過了這一天,白天就會越來越短,夜晚會慢慢加長,天氣也開始慢慢變涼了。

天氣慢慢轉涼,但又不至於太冷,會讓人感覺很難選擇適當衣服穿。古時候的人常說「二八亂穿衣」,點出農曆二月和八月這兩個月份正處季節交替時,說冷不冷,說熱不熱,讓人實在穿不出適合的衣裳。雖然如此,還是要提醒,出門前多穿或多帶一件衣服,以免著涼。

南方的氣候由這節氣起才始入秋。秋季,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附向收斂、閉藏,宜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,以養「收」氣;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,使肺氣得以舒展。

秋分之後,氣溫逐漸下降,加上秋季天氣乾燥,常出現涼燥,皮膚易搔癢,應鍛鍊身體,多喝水,吃清潤、溫潤的食物。因日照減少,宜培養樂觀精神,避免憂鬱纏身。

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,如不注意防護和飲食、生活規律,就會引發相關疾病。所以,患有慢性胃炎的人,此時應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。

秋季天高氣爽,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機,登山、慢跑、散步、打球、游泳、洗冷水浴;或練五禽戲,打太極拳、做八段錦、練健身操等。在進行「動功」鍛煉的同時,可配合「靜功」,如六字訣默念呼氣練功法、內氣功、意守功等,動靜結合,動則強身,靜則養身,則可達到心身康泰之功效。